如果你是第一次到訪,或並未追看所有文章,可從這裏開始認識我及2020年之前的一些舊精選文章。
由2020年6月開始,新文章會先在 https://www.patreon.com/laxinvest 發表,此網誌只轉載部份文章,敬請留意。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淺談加拿大REITs

  之前看到70後兄分享自己投資加拿大REITs來停泊閒錢(http://hk70s.blogspot.hk/2017/03/blog-post_13.html),見到加拿大REITs的息率居然可以超過10%,有點見獵心喜。香港似乎比較少Blogger分享過投資加拿大REITs的經驗,我就去約略瞭解一下。
  其實我之前也留意過日本REITs(J-REITs),因為日元借貸息率真的很低,股息稅也只是10%,如果可以找到高息又穩定的日元資產,息差是很吸引的。傳媒或廣告經常宣傳投資日本物業出租,年回報可達10%以上,我本來還以為J-REITs的息率也高,可惜,總共58隻J-REITs的平均息率卻只有3.73%左右(可參見http://en.japan-reit.com/list/rimawari/),而作為J-REITs ETF的TSE 1345,息率也是3.2%左右。對我來說,由於不是特別看好日本房地產行業,吸引力不大。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我的REITs組合(2017年3月27日)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是以信託方式組成,主要投資於房地產項目(例如住宅、商鋪、辦公室等)的集體投資計劃,旨在提供定期租金收入回報。香港法例規定必須將淨收入90%以上的金額作為股息分派,由於股息就是租金收入,理論上可對抗通漲。
  我一向以為,以香港人對磚頭收租的痴迷程度,REITs應該大受歡迎才是,因為這是最直接投資房地產收租的替代工具。但事實並不是如此,香港股市現在只有十一隻REITs,其中有五隻的主要物業還是在中國大陸,比起美國、日本、加拿大甚至新加坡REITs的資產及普及程度差得太遠。有很多投資港股的人甚至不知道REITs是甚麼,也不知道領展(823)其實也是其中一隻REITs,只把領展當成是一隻普通收租股或增長股。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我的優先股組合(2017年3月21日)

  上兩篇討論過債券後,這一篇我想討論一下另一種與債券十分相似的定息產品 - 優先股。優先股是介乎債券與普通股之間的一種收息產品,一般由大公司或銀行發行,派息是固定的,但沒有到期日,亦因此優先股派息一般都高於同一公司的債券。優先股持有人對公司的經營也沒有參與權,但公司破產清算時的受償順序排在債券持有人之後,普通股股東之前。
  如果作為一種定息產品而不理會其價格變動,我覺得優先股兼顧了債券與普通股的優點。首先其在股利分配順序方面較普通股優先,通常按事先約好的股息率發放,而且大多數三個月派息一次,這方面有債券的優點。另外,優先股在美國NYSE市場像股票一樣交易,一股為最低交易單位,交易門檻很低,這方面有股票的優點。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我的債券組合(2017年3月16日)

  我的理財組合(可參閱此篇)中,有港股、債券、優先股、Reits、債券基金、股票基金等等,其中債券組合所佔的比重頗大,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債券多數通過IB投資,現在的槓桿比率為1.8左右。另外也有少數是通過Fundsupermart投資的,沒有槓桿。基本上,組合分為長年期債券(投資級別或準投資級別)與短年期債券(非投資級別)兩類,計及槓桿,平均年回報率為12%左右。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我的IB非專業懶人揀債法

  作為一個未達PB標準的窮人(通常稱為死窮鬼),多年以來,我一直苦惱於無法以低息槓桿投資多隻直債(一般零售銀行的槓桿直債選擇少且回報低),而債券基金既不保本,又被基金經理以管理費名義吃掉一大部份債息回報。終於,大約一年前發現了IB這個提供低息槓桿又可以投資不同級別債券的平台後,總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IB平台的債券,選擇廣泛,還低至2000美元就可買到一隻,與在香港銀行與證券所動輒廿萬美元才能投資一隻債券不可同日而語。雖一缺點,IB平台不能買到亞洲區債券,一般港人喜愛的和黃、東亞或中國內房等公司所發行的直債就投資不了。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我的懶系投資之途(八)-前路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內子再次抽取骨髓檢驗。十一月十五日,我們到醫院覆診及聽取檢驗結果。
  癌細胞指數是百份之八點六!
  雖然仍未達致百份之五的合格水準,但醫生表示,只要是百份之五至百份之十之間,就是值得進行骨髓移植的範圍。趁現在癌細胞指數似乎是最低的階段,立即安排十一月十八日入住骨髓移植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