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第一次到訪,或並未追看所有文章,可從這裏開始認識我及2020年之前的一些舊精選文章。
由2020年6月開始,新文章會先在 https://www.patreon.com/laxinvest 發表,此網誌只轉載部份文章,敬請留意。

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債基投資心法-使用「增值投資組合」(下篇)

在選定了要投資的債基組合後,就需開始考慮每隻債基所使用的槓桿率。前篇說過,每隻債基都有不同的槓桿率,例如LTV為80%的債基,槓桿率為1/(1-80%)=5倍,即用一元最多可買五元的資產。通常不同的債基槓桿率介乎55-75%之間,視乎債基種類而定。一般而言,債基內所持的投資級別債券愈少,或地域風險愈高(例如集中在新興市場),槓桿率就愈低,可借貸金額也就愈少。所以,美國投資級別債券基金的槓桿率,一定高於新興市場或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


雖然很多債基槓桿相當高,但我不建議大家把槓桿用盡,因為債基不是保本的,槓桿用得太盡很容易因價位波動觸及Margin位而被銀行追補Margin(不補就會被強迫平掉部份倉位)。以我來說,我通常最多做1.5至2倍槓桿。即假設我的債基組合平均LTV為70%,做2倍槓桿,則組合跌大約30%以上我就需要補Margin了。回看歷史數據,除了2008年金融風暴外,極少債基年波幅達30%的。

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債基投資心法-使用「增值投資組合」(上篇)

本篇原想繼續分享台灣生活點滴,但發現不知不覺間已一連幾篇都是生活分享,與原本以投資為主題的初衷好像有點偏離了。剛好有朋友私下電郵詢問有關債基投資的問題,就先分享一下我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下次才再繼續談論台灣生活。


我是使用「增值投資組合」投資債券基金(簡稱債基)的,其實就是乜Sir所稱的「債基疊增」。由於我多年前上乜Sir的收息課程時,還沒有「債基疊增」這名稱,而且我在上課前已開始用此方式投資,所以在此我還是用回銀行的正式名稱「增值投資組合」。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我的懶系投資之途(四)-台灣生活

繼續回憶我的懶系投資之途。


  二零一六年三月,我終於辭去了工作,一個人到台中居住。之所以選擇台中,是因為熱門的港人移居地台北太像香港了,我可不想從一個香港搬到另一個香港;而高速發展的高雄呢?夏天實在太熱,我怕中暑;至於充滿人情味的台南呢?太過鄉土了,我估計不太適合我這個城市生物。台中則兼有南北都市的優點,既有大都會的便利,又保持悠閒的人文氣息,而且常年天朗氣清,氣候舒適,絕對是悠閒生活的好地方。


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

一篇舊文

  在我回憶自己的懶系投資之途時,不時需找回當年的資料幫助自己回憶,有一次無意中找回兩年多前我在自己Facebook上寫的一篇感想。發表的日子是二零一四年十月二日,是警察用催淚彈驅逐學生後、佔中剛開始的階段。記得那時輿論一面倒同情學生,而藍絲尚未出現(或尚未發難),身邊幾乎所有朋友都對這次剛剛開始的兩傘運動充滿樂觀和激情,只有我是少數持悲觀態度的人。


  我在此將這篇舊文登出來的目的,純粹就是作個記念。這篇舊文與投資完全無關,對政治或相關議題不感興趣的朋友請直接跳過,而與我觀點相左的朋友也敬請忽略此文,我不會、也沒興趣與任何人辯論。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我的懶系投資之途(三)

繼續回憶我的懶系投資之途。

  二零一一年九月,我正式結束了全職炒家的生活,重新投入職場。由於我的本業發展日新月異,找到適合的工作也花費了好一段功夫。有了穩定收入後,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與未來方向。

  結束所有期指期權倉位後,由於上班後沒有太多時間看市,我把投機性股票組合也結束了,投資組合就只留下核心港股組合、港股基金及一些地域性基金。其中核心港股組合是從零五年開始建立的,比重佔了超過七成,股票數目保持十五隻左右,除非股票基本因素改變,否則不設止蝕位。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我的理財組合(2017年1月)

在繼續回憶我的懶系投資之途前,我想先在此分享自己的理財組合。


每個月的一號,我都會用Excel檢討自己上一個月理財組合的分佈與回報,以清楚瞭解自己的身家變化。自一五年中結束核心港股組合後,股票投資已減至很少,而主要以債券、債券基金等收息工具為主,目的是盡量減低波動性及有穩定被動收入,而且也不需再天天關注股市。


把一月一日投資組合的細節融合簡化後,我的理財組合大致配置如下: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我的懶系投資之途(二)

  繼續回憶我的懶系投資之途。

  一零年二月至一一年九月全職投資(投機)前,我其實都做了許多準備功夫。除了學習基本的期指期權炒賣方式外,當時,有位出名的所謂期權期指大師郭X鈿,為招收學員,逢星期二上午在觀塘公開炒賣即市期指,表演他的「亦步亦趨」期指炒賣方法。之後,又有一個忘了甚麼名字的期指導師,在九龍公開表演他的「七旋斬」期指炒賣方式。當時作為孤寒派第一死窮鬼的我,當然不會用幾萬元去學這些期指大師的獨家秘訣,就每星期去觀看他們的表演,從中偷師,持續了超過半年,一直觀察到他們沒有再公開炒賣為止。我相信,天下間並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必勝炒期指方式,不同人有不同性格,適合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基於此原則,我融合他們的炒法,創立了自己適合的炒賣方式,並給了一個自以為好型的名稱,叫「降龍心法」,而相關入市訊號,由於需五項條件配合,就稱為「五鬼拍門」。


  正式開始期指炒賣前我先做了三個月的Paper Trade,再炒兩三個月細期,結果滿意了才轉炒大期。這種炒賣方法需每天對著電腦等待買入或沽出訊號,買入或沽出期指後,每張期指堅守三十點至五十點止蝕位,而且五分鐘內不管賺蝕都必須平倉。由於訊號要求嚴格,每天最多只會出現三至四次明確訊號,遇上靜市,有時一天都沒有出現一次,其實是一份極枯燥沉悶的工作。而且成功率只有七成左右(因為太多震倉),又不敢同時買賣太多張,其實不可能賺到大錢,最多只是用勞力(腦力?)與時間賺取一點生活費罷了。



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四招預測後市方向 – 看透大戶手影

  大部份散戶的宿命(當然我是其中之一),就是買股時「一買就跌、一跌就驚、一驚就沽、一沽就升、一升就買,一買就跌……」,無限循環,如陷無間地獄,每月辛苦賺來的金錢,往往就這樣貢獻給市場。可以打破種宿命嗎?


  買股不買市又怎樣?卻不知大市一跌,萬股皆黯,例外者萬中無一。遇到大牛市,就擲飛鏢都中!因此,萬般歸於市,測股不如測市。基於股市的零和規則,有人買就有人沽,但大部份時間都是散戶輸、大戶贏,因為基本上市場就是由一班大戶控制的(當然大戶也有失手的時候,但很少)。大戶可以翻手為風,覆手為雲,今天加息是利好因素,明天就可以變成是利淡因素。從很久以前我已經知道,市場升跌大部份時間根本不需理由,理由都是發生之後才強加解釋的。


  既然大部份時間都是大戶贏、散戶輸,知道大戶的部署,不就可以大致知道後市方向了嗎?基於這種假設與多年的經驗所得,我在此分享我一向用來預測大市走向的四個招式。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我的懶系投資之途(一)

  記得遠在一九九五年,我工作的公司屁股痕癢,學人搞上市,我得以內部員工身份第一次以招股價一元認購公司IPO,這就是我第一次買股票。當時,我只是一個初出茅蘆的黃頭小子,身無分文,對投資理財既無興趣,也無動力,認為天下間最悶的報紙,名叫「經濟日報」,怎麼也想不到從那一天開始,還是不能免俗,與投資結下了不解之緣。

  還記得第一次認講舊公司的IPO,只用了一萬多港幣,大約一個月的薪金,現在想起來當然是不值一笑,但以當時自己的識見,卻是心大心細、日日惦記著。幸好公司上市後從未跌破招股價,但也未有大升,結果在兩個月後以一元二角左右沽出,賺了接近二千元。當然,和一般散戶的遭遇一樣,沽出之後一星期內公司股價再大升超過五成,我遂搥胸頓足,於事無補。

  這次經驗成就了我對炒賣股票的興趣,開始像其他散戶那樣,從報紙、電台、雜誌尋找投資貼士,又借入大量投資書籍研究,甚麼五十天平均線、RSI、保力加通道、MACD、STC等等,琅琅上口,又適逢九七股災前股市大升階段,初時倒也賺了不少錢。記得我曾向身邊好友誇口:「買股票以來從未輸過!」更膽粗粗為暗戀的女同事代為操盤,保證必賺,井底之蛙的程度,現在想來實在是一額汗!


懶系投資分享

  自一九九五年第一次買賣股票開始,我一直執意尋找最懶散、機械化而又有穩定回報的投資方法,遂多方偷師,遍試各種投資工具與方法,由股票、窩輪、牛熊證、期權、期指、基金,玩至現在的美股、債券、債基與Reits組合等。途經97金融風暴、二千年科網爆破、零八金融海潚,乃至近年的港股大時代,雖自以為對投資(或曰投機)已小有心得,惟所追求的懶系投資法仍未竟全功,尚需努力。

  在多年投資道路上,身邊好友,不是窮無分文之仕(即俗稱「死窮鬼」,當然我自己亦是其中之一),就是對投資研究不屑一顧之徒,交流無從,頗有孤寂難奈之感,遂起奇想,效法其他Blogger,以網誌分享多年投資心路,既抒自見,又期望可與各方高手交流請教,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