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第一次到訪,或並未追看所有文章,可從這裏開始認識我及2020年之前的一些舊精選文章。
由2020年6月開始,新文章會先在 https://www.patreon.com/laxinvest 發表,此網誌只轉載部份文章,敬請留意。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預測利率變化?

   以下節錄自10月初發表在Patreon上的文章,現在仍有參考價值,留意數字已過時。

******************************************************

  執筆時,美國20年國債率是5.16%,為2007年以來的新高,前幾天又有會員來問是否值得鎖定這一個回報率去獲取穩定的現金流。

  我的答覆是,只有神才可能準確預測現在是否處於息率頂部,現金流投資,應視乎個人對收益率的需求。不意外地,此答案受到了反擊,他認為現金流投資者在買入債券等保本產品的時候仍然需要Time the market,因為一年半前低息環境買入和現在買入,所面對的風險和回報已經截然不同。

  嗯,他是對的。事情是這樣的,如果你有信心又有能力準確去Time the Market,當然要Time,不但要Time,還要全Time,押上全部身家去Time,借盡錢加大槓桿地Time,不必來問我。

事實就是,大量投資人從去年開始就跟著市場風向看好美國今年會降息,買入了大量TLT這類長年期國債ETF,以為可以躺著穩賺,今天下場如何,大家心中有數。

散戶多數都眼高手低,以為Time the Market是很容易的事,我自己也是散戶之一,與其他人的唯一分別可能只是我會承認這一點,所以你問我,我肯定令你失望,明白了嗎?

好吧,我現在預測,FED最多只會加一次息或不再加息,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就在5%-5.75%之間維持一段長時期,明年第三或第四季緩慢降息,但已回不去一年半前的低息環境。之後一段長時期,聯邦基礎利率大概率都會維持在3%以上。

但這又如何?有用嗎?別說以上只是猜想,就算真的預測準確,那也只是影響短期利率,並不代表長年期債券息率的走勢。

因為美債實在有太多變數,包括市場避險、美元走勢、油價波動、中國因素,還有哈馬斯突襲以色列發動戰爭、眾議院議長突然被罷免這類黑天鵝事件……金融市場的變化,也不總是直接與事件的發生相匹配,市場氣氛、人們的情感和即時反應起著最關鍵作用。

合理推測,未來數年,全球不穩定因素會愈來愈多,過去十幾年不斷下降的利率或超低利率環境大概率已一去不返,利率很可能長時間高企,金融市場不再是容易獲得貸款的環境,這意味著投資者需要重新考慮他們的投資組合和策略。

高息也許最終會在通脹得到控制後回調,你的預測也許最終是正確的,但即便如此,過程中市場的波幅卻不是理性的,利率可以先大幅飆升然後才下跌,一般人是否真的有需要去負擔這種風險?又是否具備足夠的心理質素撐過去?


長年期國債的走勢

  我在破障除迷思:投資長債一定賺?》一文中,分享過長年期公司債的利率已將降息效應提前實現了,聰明的你們應該知道,我文中指的不止是長年期公司債,也是指長年期國債。

  下圖是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相對聯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息差的20年的走勢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過去20年,絕大部份時間10年期國債收益率都是高於聯邦基金利率,偶爾低於聯邦基金利率,也很快補回缺口。

這一刻,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明顯遠低於聯邦基金利率,並不是正常狀況,所以正在極速補回,這也導致現時聯邦基金利率不變,長年期國債利率有上升的狀況。

另一個因素是債息倒掛。

債息倒掛也不是一個正常現象,遲早都會修正過來。要修正債息倒掛,可以是短息下降、或長息上升、或兩者同時出現。聯邦基金利率主導了短息,但即使開始減息,聯邦基金利率最多也只是緩慢下降,債息倒掛修正的壓力就抑制了長期息率的下跌。

  不過,如果出現了經濟衰退,避險情緒又會令情況大為不同,屆時將更加混亂。


利率的不穩定因素

  美國國債雖被視為無風險資產,但不代表不受市場多種因素和情緒影響,尤其是長年期的,這裡隨便舉一些風險因素:

  1. 市場對美債的疑慮:美國國債孳息率一向被定義為無風險利率,過往事實也確是如此。但是,近期市場正在質疑這個宗教。隨著惠譽下調美國債信評等,投資者開始對美債的風險開始感到擔憂,進而懷疑美國國債風險溢價的水平。不管你認為這種憂慮是多麼無稽,事實就是這樣。

  2. 通脹的反撲: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致通脹的反撲,例如地緣政治就是最難預測的變數之一。其中油價對通脹影響極大,政治和戰爭又與能源價格息息相關,皆令通脹的不確定性增加。

  3. 政府債務的增加:美國政府債務負擔的上升正成為越來越令人擔憂的問題,美國政府在今年第3季透過出售債券籌集了超過1兆美元,並持續到 2024 年擴大規模。政府借貸增加意味著債券市場上的債券供應增加,導致債券價格下降,債券利率就有可能高於投資人的預期。

  4. 外國減少持有美債:典型的例子是經濟正不斷在爆雷的中國,面臨著中美利率差擴大導致的人民幣匯率疲軟。中國必然只能減美債換美元再沽美元,以避免人民幣匯率過度波動。同時,日本政府也一直在拋售美債來支撐疲軟的日圓。

  留意,我不是在反對投資長債,我仍是在提醒風險,提醒那些想一次過將所有資金All-in 20年國債鎖定息率,然後覺得安枕無憂的人。

  這是缺乏投資經驗的人的想法,只要有一點投資經驗,你就知道只要一天有投資,就一天不會安枕無憂!

  長線投資,不代表要一次過像賭博那樣「晒」,投資是一個持續的、細水長流的過程,沒得懶的。如果你腦中出現可以安心投資、一勞永逸的念頭,代表你應該是忽視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例如,你忽視了20年長期債券的價格波動通常很高,一般人很可能無法承擔這種長達20年的風險。

  我們看回歷史,事實上在90年代之前以及90年代大部分時間裡,10 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都在 5% 以上,執筆之時,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是4.62%,相對當年一點也不高。



我們之所以覺得現在利率高,是由於聯儲局在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後,實施量化寬鬆(QE)增加流動性,在2008-2014、2020-2022 年間購買了數兆美元的債券來助長需求和刺激經濟,造成2008-2020年長期維持低利率,直到 2022 年才開始透過被動的方式(到期後不再購買)縮減資產負債表(量化緊縮,QT)。

現在QT行動只是一個開始,可能5%利率範圍在未來才是新常態,投資者可能需要適應這個新常態。

  你說你抱持著信念,就是要鎖定現在20年長債YTM 5%回報,不管以後常態如何。那麼也許可以思考一下,這20年間,你的Current Yield是多少?你有沒有犧牲了20年的現金流?20載後,又是否一定可以收回本金?始終這個世界沒有百分百肯定的事。如果超長期完全失去投資的靈活度和自主性,這表面上不錯的5%回報又是否合理?你真的能忍受價格的20年波動?……


現金流投資者的做法

  長期跟進我投資組合文章的會員應該會發現,在利率不斷下降和零息時代,我買入的債券大多是非投資級別債券,且大多都是B級公司債,以不同年期來守住風險。

  去年年初加息週期開始,新投資的債券級別轉為BA級以上,然後隨著FED的加息進程,新加入的債券也逐漸提升至BAA級和A級。當聯邦基金息率加至5%左右的時候,我終於開始持有美國國債。

  因為不同的利率時期,市場都有不同的風險以及應對手法。低利率年代,企業容易借錢,高負債公司較易生存,債券回報率雖低,但我們也可以使用槓桿去增加回報;利率高的年代,企業的借貸成本高,高負債公司面對的挑戰也大,低級別債券的風險隨之升高,槓桿也不再適用。

  只要我們的債券投資策略是採用債券梯的邏輯,隨著低級別的債券逐漸到期,再依據時間分批照當時的利率環境買進,這樣的設計就規避了利率風險。也就是說,無論我們如何預測利率走向,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利率和股價的變動,大多數人都是猜不到的,那就像彈珠台上彈珠的蹤跡一樣難以預測。當然你可以隨意猜測,但如果想在複雜的投資遊戲中生存,絕對不能只依靠猜測,是需要一套堅實的策略和投資邏輯。

  投資是細水長流的遊戲,十上十落的打法、一注獨贏的傾向、一勞永逸的想法,是大多數人投資失敗的源頭,那是賭博,不是策略。

  (節錄自Patreon文章)

  ******************************************************

  歡迎同道中人加入我的Patreon,閱讀所有網友文章,一齊討論、一齊交流、一齊進步。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axinves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aseinwind/  

Blogspot:
https://laxinvest.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