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Patreon和Blogspot外,我亦有設立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aseinwind),定期將一些即時訊息、文章或短文節錄到專頁上,本意是希望一些非會員的同好也能有所受益。不過,每次出一則新貼文,總引來一大堆垃圾詐騙留言。
Facebook是愈來愈爛了,只是始終屬免費使用,我也沒有太高要求。對於沒下廣告的專頁用戶,FB會大大限制接觸人數,這點我忍了;那愈來愈混亂的排版、經常變動又極難找到的功能,這點我也忍了。但FB毫無理由地胡亂封鎖正常留言,對那些諸如「推蔫追蹤美女姐姐XXXX,保證獲利,值得關注」等等垃圾詐騙留言卻放之任之,致使垃圾留言一天一百幾十條死不斷氣地出現,這點就實在令人難以法忍受。
當然,FB有提供留言排除關鍵字的功能,理論上的用法是,當你設定後,只要留言出現符合的關鍵字,就會自動隱藏該留言。以下是我設定的一些關鍵字:
「飆股,炒股,炒股策略,關注,幫助很大,看臉書這麼久,每天觀看,林語盤風,李龍盤金,諸葛觀市,陳曉生,牛人研報,文博筆記,每天研讀,追蹤小姐姐,金股英雄,文語品股,發現古金,頗有收獲,每天都有觀看,最近在追蹤,每天都在看,臉書發現一位達人,投資筆記,一直在追蹤,寧文說股,來一起學習,值得推薦,追蹤,最近都在追蹤,肖生談股,感恩推薦,每天都在觀看,周周研股,發現位達人,發現一位達人,美女姐姐,最近發現,古龍說財,最近都在觀看,選股,研讀,帖文,個股,帖子,講股,熱點,咨詢,行情,走勢,及時,探討,點位,大盤,獲利,斗金,策略,受益,指標,收穫,頗豐,匪淺,中盤,操作,盤中,觀點,引薦,股海,股匯,漲跌,利多,利空,高圣講股,金鼔先鋒,給大家推,谷舞達人,古道論墵…….」
以上關鍵字,大概已涵蓋了9成的垃圾留言,結果證明——這功能根本就只是擺設!符合條件的垃圾留言,FB能夠自動封鎖隱藏的不到1%,其餘99%仍是逍遙法外,仍需要我以人手一一刪除封鎖。
我的感覺是,Meta好像完全放棄了Facebook,Mark Zuckerberg全副精神已完全放在所謂元宇宙平台的開發之上。但是,Meta費盡心力投資過百億美元的元宇宙Horizon Worlds,其簡陋程度竟活像學生的課堂作業,開發出來的虛擬空間只有大約9%有超過50名用戶拜訪過,而且大多數用戶在使用該平台一個月後就不再返回,據聞連Meta自己的員工也不大肯去使用。
在以往的文章我也分享過,FAANG或MAMAA這些美國大型科技企業中,我最不喜歡的就是Meta——作為科技企業,這是一家毫無創作力的公司。除了開山的Facebook外,Meta旗下稍為成功的產品,例如Instagram、Whatsapp、Oculus等等,全部都是收購來的,無一屬於自行開發。
Microsoft、Google等科技企業也有很多併購,但同時自身亦在不斷嘗試開發新產品,有時甚至是屢敗屢戰。Meta在這方面,卻是試也不肯去試,一昧只想著如何盡多盡快地賺取客戶的廣告費。Mark Zuckerberg之前甚至有規定,兩年之內公司不能進行任何創新。這種企業突然華麗轉身,將所有賭注押在開發創新的元宇宙之上,後果可以想像。
聊起股價,不知大家認為投資股票,尤其是增長股,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甚麼?是總體經濟?是行業前景?是護城河?還是公司財報?……我認為這些都很重要,但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最決定性的關鍵因素,是公司的「話事人」。
雖然不是每家美國公司都是強烈依賴CEO個人意志而運行,但「是否依賴CEO個人意志而運行」,往往仍是依賴「CEO個人意志的運行」而決定。或者說,美國企業和個人一樣有其獨特的性格,企業的管治、文化和發展,在在反映著CEO或領導者的為人與能力,最終還是表現在公司的業績上。
因此,我們經常發現當一家美國企業更換CEO後,無論新的CEO是隨和型、謹慎型、外向型、神經質型還是開放型,這些特質都會逐漸反映在機構的文化上,直接令公司脫胎換骨。
這在增長型或科技公司尤為常見,這類企業往往帶有濃厚的個人氣息。CEO對機構造成的影響例子多不勝數,我隨手舉幾個:
Apple:1996年Steve Jobs返回正在垂死邊緣的蘋果公司,領導蘋果開創了輝煌的iPod、iPhone、iPad時代;
Micoroft:2014年Microsoft停滯不前,未能跟上智慧型手機浪潮,新任CEO Satya Nadella改變機構文化,拋下身段發展雲端業務與軟體訂閱制,7年內股價成長 720%;
FTX:創辧人兼CEO Sam Bankman-Fried (SBF)一手令FTX壯大,亦一手將FTX打造成最大的詐騙集團平台;
Twitter:這例子應該不用多解釋了吧,大家都知道Elon Musk的入主,如何令這家公司翻天地覆;
.......
但很弔詭的是,無論是價值投資者還是增長投資者,很少人會承認自己投資於一家企業的原因,是因為那一個人(或管理層)。就像Tesla的狂熱投資者,可以舉出千百種理由,去說服自己Tesla值得超過100倍的市盈率,但從來不肯承認,他們真正押注的其實是Elon Musk一個人!
還有市面上的投資書籍,不管是哪種角度、哪種門派,也不管是價值投資派、圖表技術投資派、財報分析派,幾乎都不會在這方面寫上一章半節。這些書籍總是在告訴你,投資只要著眼於財報數字或圖表技術,最多加上總體經濟就夠了,「人」這一塊,竟好像從來不存在過。
我猜想,可能因為幾乎所有投資書籍,都在想盡辦法將投資形容得好像公式一樣——只要你這樣這樣做,就肯定得到那樣那樣的結果。「人」的因素,卻從來不是公式可以預測得到的,所以索性就視而不見。
可惜,投資本來就是人群的遊戲,尤其是股票投資,最不缺乏的是欺騙、構陷、背叛、貪婪、恐懼、霸凌......投資從來不是一門科學,而更像一門藝術。股市更是人性的試煉場、貪嗔痴慢疑的修羅地獄。
不過,要說現在的主流投資策略完全沒有重視公司管治,那也不盡準確,例如ESG就是近年最流行的一種投資理念。
ESG 是一個術語,用來指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投資因素,通過在投資決策中考慮這些因素,使投資者更全面地評估公司的表現,從而更好地預測公司的未來發展情況,提高投資的成功率。
你以為我會推崇ESG投資?錯了,在我個人看來,ESG更像是一種噱頭,用來吸引不知情的投資者。真正要定義和衡量ESG指標是相當複雜的,就像道德的衡量,不同的投資者都有不同的面向,根本不大可能適用同一套標準。更別提大型企業可以有千百種取巧方法,去提高自己的ESG分數,只要他們願意。
以Tesla公司來說,MSCI給了一個偏中間的A,雖然CEO Elon Musk很不滿意這分數,其實並不算低。不過,這又能代表甚麼?
Tesla將未成熟的輔助駕駛稱為「Autopilot」,已經是明顯誤導消費者的行為,然後廣泛發佈給所有Tesla車主,利用他們在實際道路上測試以擷取實驗數據。可是在安全考量上,自動駕駛的測試只應該在專業的實驗室進行,Tesla此舉不啻是完全罔顧全球行人和車輛的安全,出事後也不斷利用法例的灰色地帶為自己開脫,最奇怪的是,無數KOL竟還為之歡呼雀躍,視之為偉大的創舉。
Tesla視人命為草芥的行為又豈止這一樁,為了降低成本與快速搶佔電動車自駕市場,Tesla的車輛索性完全棄用雷達,純用攝影鏡頭模組來實現自駕感應——這又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危險舉動。
攝影鏡頭已經發明過百年了,但多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如何用光線、毫米波或超音波雷達來輔助攝影鏡頭對道路的感測,絕不是沒有理由的。攝影鏡頭和人眼辨識完全不是同一層次的東西,攝影鏡頭缺乏自動排除邊緣環境因素的能力,單單是白色光線和雪地,已足夠令其混淆,從而造成嚴重的交通意外。Tesla卻聲稱他們能透過不同焦距的攝影鏡頭,組合出具備超越人類立體視覺能力的車輛視覺感測能力,這確實是赤裸裸的欺騙。
很多人以為Elon Musk和Steve Jobs是同一類科學家,但在我看來,Elon Musk擅長的並不是Steve Jobs那種從無到有的創新發明,他擅長的是在商業上「think out of box」,利用「黑科技」走成本減省的捷徑,無論是在SpaceX的火箭重用,還是在電池技術未成熟前率先推出電動車,都充份表現出這一點。
相對於Steve Jobs那種對美學和科技本身的偏執和追求,Elon Musk的思考不受限,但一昧聚焦於己身的短期利益,具有急功近利、不擇手段、不惜犧牲他人的副作用。Elon Musk之前對虛擬貨幣的上下其手,現在入主Twitter後的粗暴作為,都將這種副作用表露無遺。雖然,Twitter也不算是甚麼好東西,其管理層與員工曾用卑劣手段封殺特朗普、操控言論自由,現在算是惡人自有惡人磨,應有此報。
我對Tesla的看法絕不是因為近來的股價大跌而來,由始至終,Tesla都不是我喜歡的企業。
(原文節錄於去年的Patreon文章)
******************************************************
更深入詳細的分享,以及本人每月投資組合的最新真實持倉、交易和更新全放在Patreon內,歡迎同道中人加入我的Patreon,閱讀所有會員文章,一齊討論、一齊交流、一齊進步。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axinves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aseinwind/
Blogspot:
https://laxinvest.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