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另一位高級會員的案例,對話經過潤飾,但盡量保持原意。
這次的朋友是一名已婚人仕,年近40歲,育有兩名4歲和1歲半小朋友,是典型的香港中產家庭。以下是其遇上的狀況:
「本人和太太原本也是全職工作,由於工作繁忙,自從小孩出生後,希望多一些時間陪伴他們成長,便辭去了原本的工作,靠被動收入支付日常生活開支,過一些簡單生活(我主力處理家庭投資組合,太太從事時間相對靈活的保險行業)。
我們家庭支出約5萬元,另每月要償還按揭 2萬元左右。辭職後,主要靠債券的利息來支付生活和按揭支出。
快樂的時光過了3年,今年由於內房違約,我們組合中有一半也沒有派息(本金更不知何時有消息…十分後悔自己的組合分散不夠,如果早些看你的書便好)。
家庭投資組合(全以港幣計算):
債券(海航、泰禾、恆大、新鴻基、雲南能源等等);
股票約50萬;
現金約220萬;
債券購買力(融資額)140萬;
保險工作收入每年約20萬港幣(不太穩定)
債券原本每月可產出約7萬元,但由於違約的關係,現在只剩下一半產出(剛好最近恆大也派了息)。
我們當然還想多放時間在小孩身上,這是之前和太太的承諾,起碼直到他們兩個也上小學(還有4年)。問題是,我們現在運用剩餘的購買力製造現金流,還可以做到嗎?
本金大約400萬(50萬+220萬+140萬),要產出每月4萬元收入,年回報需要約 12%
我覺得未必完全做不到,但也是想請教你一下方向和意見(之前最錯的便是因為追求高回報,債券太集中在內房)。我們希望先看看能否先靠投資來達成目標,如果不能的話,才再增加工作的時間來補上,先謝謝你的指教。」
這位會員沒有透露其總資產,但以其投資組合推論,應該在1300萬港元以上,雖算不上富人階級,但也絕不是基層了。只是香港的中產階層,資產多、家庭負擔也大,每月需要7萬的被動收入才能應付退休生活(還未計通脹)。本來以會員的資產值而言,倒也不難做到,可惜其急於求成,在退休後還將大部份資金押在高息、以中國企業為主的債券上,遇到逆勢就相當被動。
遭逢挫折不要緊,汲取教訓就是,但令人擔心的是這位會員的心態似乎仍未改變,為彌補收入的缺口,竟以剩下的退休基金作出年回報12%的要求,恐怕會重蹈覆轍。
以下是我的回覆:
「我只能很遺憾地說,你好像將一手好牌打得頗爛。本來以總數1200萬的資產(我猜測而已),確實可以過退休生活,但風險太集中在中國債券,令現在情況比較被動。
首先要先搞好風險管理,我直接說,在現在的低息環境,只要是超過5%的固定收益資產,就已經開始要負擔風險,然後每多1%回報,就多1%風險,這世界沒有低風險高回報這回事。而風險負擔能力和你的理財能力成正比,能力愈高風險負擔能力愈高。
以一般人的能力來說,12%的回報,不是不可以,但只適合在有主動收入的情況下才可以。因為12%這個級數的固定收益回報,只能投資在高風險資產(例如內房債券)或利用高槓桿(如遇上去年3月的股災就會沒頂)。
如果是退休族,純靠被動收入生活,投資策略必須大幅走向保守路線。我個人是覺得保守的退休族,應以4-5%回報為目標,能力高的可以進取些,但也最多只能以6-7%回報為目標,再高就不適合退休的人。
假設你在退休狀態,我個人認為最多只能以7%回報為目標,即要製造每月4萬的被動收入,需要約700萬資產(已經不計通脹了)。現在的400萬就只能帶來約每月2.3萬收入。你只能減少開支、或以主動收入補足、或以本金補足。
7%回報可參考我的投資組合,再加一點槓桿。」
我回覆的重點,在於提醒會員對回報應該有較合理的期望。懶系投資法的穩定年回報率雖然定於5%-15%之間,但在不同的階段,風險的平衡應該不同,並不是盲目去追求最高的收益率。
在年紀輕、家庭負擔低、有主動收入支持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進取點,以高息投資物加上槓桿去爭取15%甚至以上的回報;直至隨著年紀漸大,家庭負擔漸高,風險承擔程度就要逐漸降低;退休之後,生活完全依靠被動收入支持,投資取向更要趨向最保守。
當然,投資知識、能力和經驗的上升,有助承擔較高的風險,但以上的原則是基本不變的。超過10%的收益率,一定不會是低風險組合,會員一方面想以穩定收入維持退休生活,另一方面又要追求高回報,是不大現實的。
幸好,會員似乎有接受我的意見,另外又分享了自己在投資中國債券方面的經驗:
「我覺得你這個7%回報十分合理。
分享一下舊事,想當年,佳兆業出問題,但我發現同為地產發展商的瑞安債券也下跌了很多,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就以投資瑞安債券為我的開始。當時到期回報也不錯,(票息率大約只有5-6%,但到期殖利率YTM差不多有10%),之後就繼續留意類似的香港債券。可是,這些機會不是常有,漸漸地才開始留意內房債券。有一段時間內房債券的回報不錯,可能有2-3年,我慢慢失去戒心,以致今日一手爛牌。如果我一早看你的書,試一下其他平台如 IB ,眼光或能放遠一點(雖然最後可能也是輸在貪心上),分散一點總是好的。
教訓1:不可以慢慢失去戒心;
教訓2:要多和其他市場比較,不要有那些大得不能倒的假設。
希望這個分享幫到其他人。」
在此多謝這位會員的不吝分享,他的經驗充份表現出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世人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其實我認為應該是「成功乃失敗之父」。我們在投資之初,如果嘗試到一點甜頭,心理上就很容易形成一種「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錨定效應,指的是人在做決策時習慣先入為主,偏重於受第一次信息左右,首次印象會為日後思考設置了某種框架,進而影響了之後的投資判斷。
會員是一個好例子,當年他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下得到了10%的低風險債券回報,這種投資報酬率就成為他日後債券投資的基準(Benchmark),不知不覺間視之為常態,而忽視了第一次的成功有其隨機性與偶然性。當他發現類似的收益率在香港債券上很難被長期複製時,仍堅持自己的回報基準,自然就將目標轉向了風險更高的中國內房債券。
在「如何預測未來?- 風險的反思」一文中,我曾分享過風險有兩種:
可量化的概率風險;及
無法量化的模糊風險因素。
幾乎所有中國內房企業,都是兩種風險兼備:在財務上具備第一種風險,在政治上具備第二種風險,所以很多內房債券不給出超過10%的收益率,很難讓市場埋單。債券錯價偶爾會發生,但不可能長期都錯價,當你發現有長期維持的低風險高收益,很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見到風險而已。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內房債券都沒出過大事,或出事後被政府以國家力量解決了,投資者心理上就會習以為常,以為政府救企業是常態,慢慢失去了戒心。失去風險意識,本身就是投資的最大風險。
因為,所謂風險就是:
有機會發生,但不一定會發生的事;
以前沒發生,不代表日後一定不會發生的事;
做足風險平衡措施,結果甚麼都沒有發生,不代表你做錯了,下次你仍然要做的事。
(原文摘錄自Patreon文章)
******************************************************
歡迎同道中人加入我的Patreon,閱讀所有會員文章,一齊討論、一齊交流、一齊進步。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axinves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aseinwind/
Blogspot: https://laxinvest.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