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同的會員問過我類似的問題,大意是:
「我想知道投資高手可以做到甚麼地步?因為自己投資經驗不多,操作沒有信心,想看看高手都是怎樣投資的。」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話題。
一般人眼中的投資高手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投資高手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專業操作手類,通常枱面上擺著幾台大小螢幕同時顯示著不同國家和地區股市匯市的各種圖表和資訊,一眼觀七,按鍵盤萬里外運籌帷幄,談笑用兵間日進千金。
第二種,股神巴菲特類,通常日日花12小時研究公司財報,或參加各種公司股東會和公司管理層直接接觸,底下還有一大班專業團隊分工合作。
第三種,財演類,通常具備似乎很專業的背景,無所不知,聊起任何股票都是朗朗上口言之成理胸有成竹。
第四種,網紅類,通常會不斷誇耀自己如何未卜先知,投資成績如何出類拔萃。這些人通常擁有一個爽文故事,例如自己以前如何不斷輸錢,大徹大悟痛下苦功領悟了一套終極無敵投資方法,達成兩年零至千萬的財務自由,這套方法將成為普渡世人的課程……
我直接說結論。
後兩種人,大概率不是投資高手而是吹水或詐騙高手。
前兩種人,可能確是投資高手,但是,百份之九十九的人,都……做……不……到!
因為那是一份職業,是一份極辛苦或難度極高的職業,不是普通人幹的。
適合一般人的投資體系不是這樣的,他們的投資回報有一個天花板,當到達了某一階段後,努力與回報的比例不再成正比,再多的努力不代表更高的回報,更多時候只是代表冒更高的風險。
大多數人都用回報率的高低來判斷是否投資高手。
每一年年底,無數KOL都會在網路上展示自己的投資成績,這個年回報15%,那個年回報25%,然後我就報35%......
不管數字是真是假,這些其實沒有意義,都沒有意義。
金融教科書中有這樣一個經典案例。
1994年,多位華爾街和學術精英——其中包括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創立了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利用複雜的數學模型和套利策略,連續幾年取得了驚人的回報,年化收益率超過40%,被認為是「最不可能失敗」的對沖基金。
不到4年,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爆發,LTCM模型失效,短短幾週內就被連本帶利打爆了,損失了45億美元!
故事的結局,是美聯儲出面協調花了36億美元救助,才避免擴大成為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投資回報的迷思
曾有人提出疑問,為何我的投資組合,目標是7%-8%的現金流回報,高手應該不止吧?
首先,我從不認為自己是高手,我也不認為投資有很具體的高低手之分,所謂「盲拳打死老師傅」,在投資界是常見的事。
但不同的人對投資的認知有高下之分,這倒是真的。
其次,我確是有能力去追求1x-20%的收益目標,我可以去研究一大堆YTM達1x%的垃圾債券,然後加上槓桿,達成20%以上的Current Yield目標。
我是可以那麼做,但我不會那麼做,因為我並不需要。
事實上,我不應該將組合的現金流目標設定為每年7%-8%,而應該降低至每年5%。
我應該將95%的資金放在定存、國債和高投資級別公司債,其餘5%的資金放在最高風險的股票、期貨和期權上——典型的槓鈴式投資。
因為以我現在的資產和家庭負擔,算上通脹,每年5%的回報已足夠了,很足夠了。
用上槓鈴式投資,我就不用再去看很多財報,不用再時時追著市場,更不用去管理很多風險,多舒服。
那應該是我退休後的做法。
可是現在我還沒退休,我還在Patreon撰文,要寫文章就要實戰,所謂沒有實戰,就沒有發言權。
所以我現在的資產配置,包涵美國台灣新加坡加拿大香港歐洲的各類債券股票CEF等等,甚麼時候買、甚麼時候賣、在甚麼價位、用甚麼策略,每月都在Patreon上更新。
這種配置符合了大多數人的要求,風險波幅又在我容許範圍內,也需要一定的實戰去維持。
很多年前,我的配置也不是這樣的,那時我還用上了槓桿,目標是每年15%以上的增長。
如果一個投資者,10萬本金時追求20%的收益,100萬本金時將收益目標降至10%,1000萬本金時將收益目標再降至5%,是否代表他的能力日益降低?
不是的,那證明他懂事,真的懂得投資。
懂事的人,會明白在投資世界並無高手,有的只是風險與回報的平衡。
在投資世界,只要是超過5%的回報率,一定伴隨著相當風險,愈高回報理論上負擔的風險愈高。但無論是5%還是20%回報率,都是正常的,與高不高手無關,只是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策略而已。
CEF的迷思
有會員提出另一個問題:
「某些槓桿的CEF,稅後回報都有7%-8%,為何佔你的資產組合比例如此低?我理解CEF風險是賺息蝕價,但現已經是相對既低位,再蝕價機會算低,是否還有甚麼風險因素令比例不值得再增加?」
關於CEF,我在以前的文章多次重申過,那就是代客泊車的工具。
你看到債券CEF,用上槓桿後動輒12%以上的回報,那並不代表基金經理是投資高手,你以為他們是藝高人膽大,其實他們的膽大不是因為藝高,只是因為他們不是在用自己的錢投資。
所有基金的運作都像是一個黑盒子,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完全透明的基金。愈遠離原始產品的投資物,不可知的風險愈高。
例如債券CEF,那和直債完全是兩種東西。我們且不說到期保本這最基本的區別,投資直債,屬於接近原始產品的投資物,你會知道你買的是甚麼,升跌與甚麼因素有關。隔了一重,你已經不大知道買的是甚麼,更惶論其風險所在,更更惶論還有槓桿。
以為持有CEF是轉嫁風險,是很危險的想法。
最近我收到一個求教私訊,詢問者是一位投資初哥,目標是每年12%的被動收入,他準備全部投入到CEF,另外再加上日圓槓桿。
他未來將有一段長時期沒有主動收入,而他投入的本金,就是他全部的家當——需要維持五人家庭生活的全部家當!
我顫抖了一下,著實為他捏了一把冷汗,已經不懂得如何回覆了。
你有了解過風險嗎?你有衡量過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嗎?你是誰?你有甚麼?你願意付出甚麼?這世界有既要又要還要、多快好省的好事嗎?就算有,真的輪得到你嗎?
投資的安全感幻覺
我知道,很多人將投資交託他人,或參考所謂「投資高手」的投資組合,是為了安心。
和別人一致,會很有安全感。
這是散戶投資行為的其中一種典型,稱為「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詳見《投資心態-論散戶的不理性行為》一文)。
很多人抄功課其實是在逃避,逃避做投資決定時產生的心理不舒服狀態——獨自做投資決定,會感到很孤獨,很無助。
這源自於人類天生的思維模式,會盡量避免不一致的傾向,和大多數人不一致,人就會很容易沒有安全感。
這種行為模式,是人類經過漫長進化形成的避險機制。
遠古時期,根據無數面對災難或猛獸的經驗,人類知道等到親眼目睹危險再逃跑往往為時已晚。當你看到前方的人突然奔跑,你不立即跟著大隊撒腿就跑,分分鐘就會沒命。
這種基因延續至今,成為現代人尋求安全感的根源,也影響了我們的投資行為。
可惜,在投資世界,人類的優點往往就是最大的缺點,因為追求和別人一致帶來的安全感,你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那種安全感不是真的安全,只是一種幻覺。絕對安全的投資,只有定存和美國國債,不存在其他的選擇。
孤獨和不肯定性,才是投資的常態,成功的投資者,必然有一套自己專屬的組合和策略,每個人都不會相同。
巴菲特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可是,有多少人可以真的做到?
因為那不符合人性,那不是人幹的事。
投資沒有高手,但如果你想成長為一位成功的投資者,你就要有對抗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的能力,包括但不限於驕傲、恐懼、後悔、追求安全感等等,
投資的過程,就是一個對抗人性的過程。
……
(節錄自之前的Patreon文章)
******************************************************
歡迎同道中人加入我的Patreon,閱讀所有會員文章,一齊討論、一齊交流、一齊進步!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axinvest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aseinwind/
Blogspot:
https://laxinvest.blogspot.com/